廣西新聞網 > 首頁欄目 > 經濟 · 生活 > 生活 > 正文 |
山村振興“動力足”——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永仁村采訪記 |
2023年04月25日 23:33 來源:廣西新聞網 編輯:陸權香 |
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陳欽榮 陳海堂 吳思思 4月中旬,行進在廣西素有“石山王國”之稱的都安瑤族自治縣,沿路可見石峰林立如屏,鐵塔銀線穿山越嶺,山旮旯里藏著產業群。 在距離縣城70公里、地處群山深處的板嶺鄉永仁村,田間遍布現代水肥一體化噴灌,與穿村而過的刁江碧水、錯落有致的瑤鄉民居,勾勒出一幅現代田園的詩意畫卷。 “發展現代農業,電力是基礎!庇廊蚀羼v村書記馮華介紹,“永仁村屬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區,村里對綜合整治后的耕地實施智能化管理,噴灌、抽水都依靠電。拿灌溉來說,過去用柴油機抽水,一年下來單灌溉就花了12萬元,排出的廢氣還污染環境,F在改用電動水泵抽水,方便環保,灌溉成本每年節約近10萬元,這是真正看得見的實惠! 近年來,在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支持下,依托交通、電力等基礎設施強勁升級,永仁村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,打造了都安瑤族自治縣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金字招牌,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5萬元。 依托堅強電網,永仁村大力發展水產養殖產業。謝忠敏 攝 背靠群山的區域則建設了高端魚類養殖試點基地。這里已建起66個圓桶型現代化養殖池,大的直徑達到42米,小的直徑也有20米。每個池中都有水車式、葉輪式增氧機翻滾著水花,為池內魚兒不間斷增氧。 “高峰期一百多臺增氧機滿負荷運行,對電的可靠性要求特別高!睆V西都安鑫堅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華林介紹,“鱸魚生長周期長,對溫度、含氧量等環境要求高,增氧機需要不間斷運轉。2021年項目立項后,供電部門把10千伏高壓電纜拉到了養殖池邊,讓產業發展在用電方面沒有后顧之憂! 永仁田園綜合體高端魚類養殖試點基地項目采用工廠化、標準化現代養殖技術,示范推廣水質調控、遠程監控、生態尾水處理等技術,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優質水產品約1000噸,帶動就業人數100人以上!坝秒娪斜U,我們動力更足了,加快建成集生態養殖、觀光漁業等于一體的現代漁業產業園,帶動更多鄉親致富!焙A林信心滿滿。 電力等資源要素發揮作用,永仁村村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。村民韋任華說,自動化設備大大減輕了人力負擔。他將家里的幾畝土地流轉給村集體打造有機農田,同時在養殖場謀得了一份工作,主要負責監測魚池養殖環境等,手機、自動化設備就是工具。除了土地流轉費、集體經濟分紅,在養殖場一年還能再拿4萬多元的工資,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。 在外創業多年的永仁村村民張培義,被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吸引,毅然回鄉把自家樓房改建成民宿,旺季時一房難求。在張培義看來,永仁村雖然是偏遠小山村,但風景秀美、住宿體驗好、環境舒適。他笑著說:“現在動力電拉到家門口,村里產業越來越多,生態旅游也熱起來了。我這棟民宿4臺冰箱、8臺空調同時開工完全沒壓力! 忙碌的還有供電所師傅,他們結合永仁村發展情況走訪調研、勘察現場、制定方案!八锓e極對接永仁村委,了解負荷增長情況,近兩年已經對永仁村范圍內的11個臺區完成了全面升級,動力電足足的,我們有專人一直跟進,幫鄉親們守好眼前的‘金山銀山’!蹦戏诫娋W廣西新電力集團都安供電公司下坳供電所副經理黃國寧說。 在石峰密布的大石山區,動力電是怎么送進深山村落?黃國寧說,施工沿線很多高山怪石,大部分地方行走都很艱難,機械設備無法進入現場,有時只能肩挑背扛,一步步挪。 鄉村振興,電力先行。近5年來,南方電網在都安瑤族自治縣投入超過11億元建設電網,比1998至2018這20年間都安電網建設投資總和8.2億元要多出不少。條條銀線“浸透”艱辛與汗水,幫助偏遠山村蝶變新生。 |
|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|
>>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