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西新聞網防城港4月25日訊(通訊員 黃翔 顏循聰 陳蓉)再生稻種植是一種資源節約型、高效型的稻作種植技術,種一季收獲兩季稻谷,顯著提高稻田的綜合生產能力。4月24日,防城港市防城區茅嶺鎮崠軍村村民們搶抓農時,開始試種海水稻再生稻品種,F場呈現一派繁忙的春耕熱鬧場景。
過去的荒地如今天變成了良田。黃翔 攝
當天,筆者來到茅嶺鎮崠軍村海水稻種植基地看到,村民們搶抓春耕好時期,正在一塊塊田地里趟著泥水忙碌著拋秧,播下一束束孕育著希望的海水稻秧苗,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景象。
崠軍村海水稻種植基地原來還是被閑置丟荒多年的草坡,如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。過去村民們束手無策的大片荒地,現在都種上了海水稻,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聚寶地。幾年來,崠軍村黨總支部不斷解放思想,在原有種植海紅米、海白米的基礎上,引進海黑米進行種植,初步形成了“紅、白、黑”三色米的海水稻產業布局。
崠軍村海水稻種植基地。顏循聰 攝
為了延伸海水稻產業鏈條,今年該村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,在海水稻種植示范基地試種海黑米再生稻,積極探索新發展渠道,拓寬海水稻種植路子。再生稻不僅綠色、安全、高產,更主要的是種植成本更低,能提升村民種糧效益。
村民到基地務工增加了收入。陳蓉 攝
崠軍村村委委員、婦聯主席韋軍玲介紹,崠軍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在海水稻示范基地種植海黑米面積約50畝,通過聘請村里的農戶、脫貧戶來幫助拋秧增加收入。這批海水稻經過120天的生長周期就能進行第一輪收割,到了秋季還可以再收割一輪。此外,稻田里還投放禾蟲進行養殖,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增值,達到了進一步振興鄉村的目的。